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一处营帐内,队率为少女介绍,他们这队兵马不久前刚从屯田军升入无畏军。
大伙在军屯里除了训练,主要是打打猎,做一些木匠活。相对来说,大多不擅于口舌,对击杀蒋义渠的事迹前后讲不连贯。
只有面前这位叫做钱泾的傻小子,因为早年流亡时间长,不得不学会各种乞讨哀求的话语,所以是最能说的。
那个坐在一旁的年轻人打断道:“队率,不是说好了不揭我的老底吗?”
队率打个哈哈,心想人家可是大才女蔡琰的弟子,专门来访谈上党战役,击杀大将蒋义渠事迹的,当然啥都要给人家说清楚。
他们两人又胡乱扯了一会,才发现那少女一言不发认真地听着。
队率不敢怠慢,忙让钱泾介绍这次战役情况,就是不知道怎么讲比较好。
那少女介绍道:“实在失礼了,是我没让人事先说清楚。后面也请指出我的疏漏,肯定会尽我所能改善。”
队率与钱泾慌忙道歉,赶紧步入正题。
那少女介绍她叫谢昭,主要是想做一次即时性口述史,只需要正常讲述即可。
当然,这种口述史追求真实,越贴近生活越好,它除了记述战事,也要反应真正的军旅,这样才与史书形成互补。
那名叫钱泾的士卒介绍,他当时是一名屯田军士卒。
他响应颌阳侯加入收复北疆的屯田,确实有个英雄梦,但更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屯田军打仗时除了原有配给,确实有看起来还不错的军饷待遇。
新西凉军的下属的屯田军很早就开始给作战士卒额外的军饷。
以钱泾等弓箭手为例,训练中表现达到前一半,在基本的粮食外,有季度奖金。
而立了战功则能带来社会地位的提升,个人作战勇猛,箭法精准有突出表现,都可以升职。如果在作战中有头脑,或者善于观察分析,那也可以往军政或者斥候方向发展。
古代不少人打仗,拼的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可以大赚一笔。无畏军和屯田军大多数时间不会损失惨重,但随着势力快速扩大,多数士卒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明显的职位上升。
特别是某一团队全员表现突出,则可以升入无畏军,家人虽然仍然是军屯,但可以优先享受教育和医疗。
这搁谁谁不拼啊?
钱泾介绍,这次从军屯出发前,屯长传达了镇北将军的军令。
在当地豪强大族明确态度,支持己方以前,也要将他们是为大汉的百姓友好相待如果不是对方先动手,新西凉军不得伤害任何非袁军人员。
即使是面对袁军,也应当保持一种王者的姿态,善待对方的俘虏,并将敌方的轻伤病员托付给屯田军医护部救治。
不管之前外人如何评价他们,现在他们就是王师,就是天下最强。
谢昭按照口述,基本记录全部内容。
这个时代史料精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竹简笨重,而纸张质量和产量还有待提高。幸亏有童远、董白资金支持,蔡琰率领的文馆这边供给了较为充足的纸张,这回记录前线战史,特别是附带口述史,就是用纸张记录。
钱泾继续介绍他所经历的视角。
由于装备精良、给养充足的新西凉军,一直在如影随形地阻拦着袁谭兵马退往滏口陉,所以袁军在寒冷的大山中行动缓慢,甚至试图通过分兵的方式阻挡新西凉军的跟随。
他们这支屯田军在斥候部和本地豪强的支持下,基本可以随时知晓敌军的动态。
在之前伏击文丑,阻拦张合的战斗中,他们主要作为预备队没有投入一线。倘若袁谭命令蒋义渠率大军北上,那他们就会全力阻击援军,并直接吃掉颜良部。而不是先歼灭文丑,在围攻颜良。
作为普通士卒,他们也被告知战役的基本布置,以及各部的直接任务。而不会只有上层知晓,底下盲目跟随,或者流言四起。
而无畏军体系更加完备,军勤的军吏们会提前准备些特定环境、任务需要的装备场地,让兵马有机会演练。政教的军吏们则对可能遇到的挑战,做专门分析劝说,以缓解士卒们的压力。
所以,他们在上阵前不会有完全不知敌军多少,心里没有底的情况。
谢昭没在其他诸侯那边接触过军卒,对这一点体会不深。不过,她的纸笔并不会因此懈怠,遗漏什么重要内容。
消灭文丑之后又过了十几天,他们向南靠近袁军驻扎的山区。普通的士卒们发现,袁军早就把沿途百姓家里抢光,那些被害的百姓多是**着身体,一点粮食、木柴、衣服都没有留下。
队率开会回来告诉大家,有个别逃到山里的百姓被黑山友军所救。
分析得知,这是袁军人数十分庞大,携带的物资优先供给袁谭和将校,导致本来足够的物资还要储备给他们使用,底下士卒干脆从百姓身上取粮度日。
前面袁谭过的时候征了了第一波,蒋义渠驻守山中接应文丑、颜良拿了第二波。听闻文丑战败,这些袁军又抢了第三波,并且坚决不留任何东西给新西凉军。
他们摧毁了所有的道路、桥梁和设施,焚毁了能看见的所有屋舍,这样可以使追兵无法利用这些地方,只能消耗他们自己的补给。
山里确实寒冷,即使配备了冬装也手脚冰凉。尤其是斥候们不能在靠近敌军时点太多篝火,只能通过活动或者食物取暖。
还有一些穷苦的黑山军兄弟,一些人夜里总是被冻醒,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活动取暖。
我们则有碳炉,火光小效果好,就是必须按照要求通风,否则根本不让点。后来我们用炭石为主,他们则再稍微靠后的地方点篝火。
所幸敌人情况比我军差得多,他们一到夜晚,部分斥候和其他人就都缩到篝火旁。我们的斥候很容易发现他们并潜伏接近,所以抓了不少俘虏。
也是在沿途审问战俘的时候,我们得知袁军听说新西凉军弓箭手较多,他们砍伐了很多林木,一些作为燃料,更多的制成木牌,小的手持,大的把营寨围一大圈,阻拦箭矢。
那蒋义渠又是袁军中颇知兵的一个,准备用木牌和对射消耗我们弓箭手臂力后,他和手下骑兵专门准备反制我们。
听了这些消息,军中有人开始担心,其他几个盾矛兵为主的队纷纷表示,打起来的时候他们会全力以赴,不用惧怕对方的骑兵。就算对方再猛,下场也估计和文丑那伙骑兵差不多。
几日后,听闻无畏军徐晃、于毒等人正打到关键时刻。他们正面估计随时可能出击。另外为了防止对方突围,或者狗急跳墙反杀过来。
每天夜里,斥候部的兵马如同猫头鹰一般,在营地周围活动,在紧盯对手动向的同时,也能活动取暖。反正早上回来,就有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等着他们。
当然,夜里也会有一个年轻的将军带着文士起来提灯巡逻营地,检查战士们的武器装备或者冬装的情况。
后来听别人说,那个经常提灯夜巡的人,正是镇北将军本尊。
后来,在持续的冻雨和西北风中,所有人几乎都没休息好。比寒冷更糟糕的是湿润,这会让冬装和炭火的效果变差。大家想起,要是那些屋舍没被烧毁推倒就好了,所以更加痛恨敌军的无情。
小规模的战斗一直在持续,我们轮流去山前叫阵,敌人采取守势一直不出。
但这可难不倒我们的将军和谋士,他们在夜里发动突袭,击杀袁军斥候,破坏外围阵地。一旦袁军出击,他们又立刻撤退,而对方畏惧黑夜和寒冷,根本不敢和我们夜战。
有一天夜晚,我军引出敌军数百人。我们一屯兵马刚好埋伏在山脚下,发起伏击根本不是呐喊而出,而是直接摸过去,先来一轮箭雨再说。
黑夜中敌人聚在一团,很容易就能和我军斥候、突袭兵区分开来。对着人群,盾矛手列成两排,蹲在我们前面。我们在屯长一声猫头鹰怪叫下,五十支箭朝着人群飞去。
很快,惨叫与惊呼声响起。屯长大喝一声,带着大伙冲杀过去。
前排盾矛兵靠近敌人故意放低身姿,用盾牌防守。我们弓箭手就跟在后面,即使只有十几步,也能冷静放箭。
袁军本就惧怕寒冬夜战,又被我军压制已久,我只放了五支箭,敌人就溃败了。这一晚,杀敌四五十,活捉近百人。
几天下来,蒋义渠部疲惫不堪,营寨外围也被我军破坏了许多,鹿角、遮箭牌等几乎就没有完好的。
直到袁谭派了援军过来,我们才稍微减少骚扰,改为公开叫战,正面小胜敌军两次。
直接接触下来,感觉袁军单人武艺都还不错,就是体力比不了我们,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说到这里,钱泾微微思索,好像回忆起了过去,感叹今夕变化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