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一日,皇宫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中车府令突然暴毙而亡。
秦皇震怒,责令下面查出实情,不然九族论诛。
下面的人在调查过程中渐渐发现了真相,中车府令是因为吞食了一根千年人参,虚不受补,这才暴毙而亡的。
而这只人参,一番追查,矛头指向了二公子胡亥,送人参给中车府令的人正是二公子身边的一个小太监。
由于涉及到二公子,下面的人不敢再追查,只好将情况禀告给了秦皇,秦皇大怒,说他们诬陷二公子,意欲何为,手下纷纷否认,将证据摆在了秦皇的面前,这才免去一死,不过还是被重罚了一顿。
秦皇带着怒气来到了芷阳宫,一进去里面,发现胡亥竟然在看书,大感意外,这个孽子竟如此听话。
秦皇愤怒的心稍稍平息了下来,心里还有一点高兴,自己来的这么突然,绝对不会有人提前得知消息,那就说明胡亥这段时间确实很听话,一直有在读书,这让他感到些许欣慰。
不过想到下面的调查结果,秦皇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逆子,你到底都做了什么?我平日里教给你的东西都忘了吗?啊”
胡亥正捧着竹简像模像样的读着书,听到外面的动静,心里知道父皇来了,赶紧读的更认真了,嘴里还念念有词道。
突然手中竹简被父皇抢过扔在地上,并对他痛骂不止,胡亥表现的很无辜,起身站了起来,一脸茫然,“父皇,您在说什么啊?儿臣听不懂,最近这段时间儿臣都在听您的话,认真读书,连宫门都没有迈出一步。”
秦皇见胡亥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心里更气了,一巴掌就扇了过去,“你这个孽障,中车府令是不是被你派人送去千年人参害死的?你还敢说不知情?”
胡亥挨了一巴掌,嘴角都流出一丝血迹,双手捂着自己的脸,胡亥哭诉道,“父皇,儿臣没有,真的没有,中车府令之死跟儿臣一点关系也没有啊,父皇您要相信我啊,我是亥儿啊,您要相信我。”
秦皇见到胡亥嘴角的血迹,再听到他的哭诉声,心中隐隐有不忍之色,自己是不是太过了?
语气和缓了几分,“我问你,中车府令的死真的跟你没关系吗?不是你做的?”
胡亥使劲摇了摇头,“真的不是我,父皇,我不知情的。”
“那你的那个小太监是怎么回事?那根千年人参就是他去送的,他一定是故意的,你把他叫出来,寡人要问个明白。”
胡亥指了指大殿上的另一个方向,“父皇,他就在那里”
“嗯?不见了?”,那个位置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人,小太监竟然偷偷溜了。
秦皇又怒了,“来人,马上封锁宫门,速速抓捕那个小太监。”
命令一下达,整个皇宫都动了起来,到处是侍卫在搜寻,想要将小太监给找出来。
在这样的力度之下,小太监根本藏不了多久,果然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被找了出来,押送到了秦皇的面前。
秦皇看着面前的这个小太监,一脸怒色,像这种低级的宦者,平日里根本没资格让自己瞧上一眼,现在却干出如此胆大包天之事,真是难以想象,小太监根本不敢抬头看他,只是死死的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
“你送千年人参给中车府令,目的是什么?背后是谁指使你的?人参哪里来的?说出来,寡人可以让你死得痛快一点,否则,大秦的刑法可不是吃素的。”
小太监听了秦皇的话,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奴婢不是有意的,不是想谋害中车府令大人的,请陛下饶命啊。”
秦皇怒吼道,“说,背后是谁指使你干的,说出来,寡人可以让你走的安心,要不然,寡人就要让你尝尝大秦的刑罚。”
小太监哆哆嗦嗦的开口说道,“陛下饶命啊,奴婢真的不是有心的,背后没人指使奴婢,奴婢只是从二公子的宫里偷了一根人参,想要献给中车府令大人,请求他把奴婢调走,安排个好的位置,没曾想,大人就这样死了,奴婢无心的,真的不怪奴婢啊,陛下饶命,饶命啊。”
秦皇听了他的解释还是有些不满意,认为小太监还是没有说实话,发出了雷霆之怒,让人将小太监带下去了,大刑伺候。
带着怒气秦皇离开了芷阳宫,他对胡亥还是有些怀疑,尽管胡亥口口声声说与自己无关,这一切他都不知情,可是秦皇还是消除不了心里的疑心,毕竟小太监就是胡亥的贴身宦者,一般来说就是代表着胡亥的意思。
没用多久,在残酷的刑罚之下,小太监似乎是受不了了,最终还是招了,嘴里吐露出一直隐瞒的实情,然后趁守卫一个不注意自杀了。
“扶苏?”,秦皇看着下面交上来的审讯结果,心里大为震惊,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怎么可能?
扶苏会干这种事?收买胡亥的贴身宦者,然后让他谋害中车府令,嫁祸给胡亥?
不应该啊,动机何在?秦皇一时之间想不明白,问了下面才知道小太监已经死了,死无对证,背后的指使者到底是谁,现在想查都查不出来了。
秦皇在心里仔细掂量着扶苏与胡亥两人,到底是谁?胡亥虽然顽劣成性,可是他没有道理杀害中车府令啊,反而会惹来自己的怪罪。
而扶苏呢,虽贵为大公子,温良谦和,可是一直以来对宦官都不太感冒,表现出了明显的敌意,从这一方面看,他似乎是更有动机杀害中车府令。
只是秦皇还是想不通,扶苏向来是有礼有节,绝对不会违反礼制的,为何这次要暗中施以毒手,暗害中车府令,难道?秦皇起了一个念头。
认为扶苏这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力,铲除自己的亲信,想到扶苏现在的声名,以及他在天下人心目当中的地位,秦皇心里隐隐感到了一丝不安。
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尽管没有确切的证据,可秦皇还是将这件事的幕后真凶的这顶帽子强行安在了扶苏的头上,心里对他产生了忌惮。
中车府令既然死了,自然是要再选一个出来,秦皇一念及此,在脑海里思索了一番,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内务府的总管太监赵高身上。
赵高在秦皇面前露脸不多,不过秦皇对他的印象倒是颇好,以前的中车府令也是屡次提起过赵高此人,声称此人办事得力,做事小心谨慎。
想到赵高,秦皇唤来了一名太监,问及赵高此人,太监也是知道不多,将了解的一些信息全都说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赵高好似与扶苏不和的传闻。
秦皇听到赵高好像跟扶苏有怨,心里反倒高兴了一下,当即大手一挥,“传旨,内务府总管太监赵高尽忠尽职,替寡人守好内务府,甚得君心,着令赵高接替中车府令一职,尽快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