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电影首映正式开始前,楚言见到了今晚嘉宾中,最后一个到场的韩三坪,两人并肩走进放映大厅后,今晚首映礼的迎宾流程就基本结束了,作为华影集团副总经理和实际经营负责人的韩三坪,如今在华国影坛的地位,已经与当年燕京厂的副厂长不可同日而语,最后出场也算是理所当然。
两人一同来到放映厅的最前排当中落座,刚一坐下,韩三坪就迫不及待地开口:“小楚,领导们对影片的评价相当高,这次你可是又立功了啊!”
楚言闻言一愣,其实前两天晚上,两人才刚刚见过面,那是为了在西苑里,专门为领导们举行的内部试映会,作为《兵临城下》的制片人和主导人物,他们两人有幸前往了试映会现场,得到了领导们的接见。
“那是领导们抬爱了,韩哥你是知道的,我父亲就曾是志愿军战士,这部电影,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种纪念吧,算是儿子的一点孝心。我也是军人出身,向前辈们致敬而已,当不得领导们的夸奖。”在韩三坪面前,楚言倒也不需要起高调。
韩三坪看着楚言平静的面庞,不由得心生感慨,怪不得人家这么年轻,就能闯出这么一份惊人的家业,别的不说,单是这份宠辱不惊的气度,还有这份高人一等的政治觉悟,就绝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合该人家名利双收。
说句实在话,当初韩三坪代表华影,决定参与《兵临城下》的投资时,除了考虑到为志愿军战争50周年献礼和楚言的金字招牌外,他也没有考虑到太多。
直到后来华影集团内部,其他几部与那场战争有关的电影立项失败后,他才逐渐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凡是了解过那段历史的人都肯定清楚,当年的那一战,之所以能被许多教授学者称之为新华国“立国之战”,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华国正式建国还不满一年,在西南西北等地区,还存在着不少残余武装势力亟待清剿的情况下,在美利坚主导下发起的高丽之战,甚至直接将战火烧进了我国境内,未尝没有试探华国跟苏维埃底线的意思。
可以说,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利坚想要成为“亚洲太上皇”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
当时的美利坚也是军力最为强盛的时候,毫无疑问,自从美利坚建国之后,凡是在军力强盛的情况下,其侵略欲望必然水涨船高,只不过之前美利坚人的目标一直放在美洲内部,并没有大肆进军世界而已。
而在1950年的时候,面对着刚刚立国,一穷二白的新华国,美利坚人发动高丽半岛战争的用心之险恶,是绝对瞒不过高瞻远瞩的华国领导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国才会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接受挑战,不惜人力物力,冒着财政崩溃的风险,打这一仗。
事实证明,当年的那一仗,志愿军战士们在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和艰苦的努力后,最终实现了保家卫国的志愿,为新生的华国,争取到了生存的空间跟和平的发展环境,同时还打破了美利坚人“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华国军队震慑亚洲几十年的威风。
当时间来到2000年这个新旧之交的特殊时刻,又恰逢志愿军战争50周年,如果是正常情况,华国必然会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但是为何最近几十年来,华国都没有再出现有关志愿军战争的电影呢?
无非是不想刺激到美利坚人的敏感神经而已。
特别是在华国刚刚完成所有入世准备工作,即将正式进入世贸组织的特殊时期,作为国资背景的华影集团,就更加不适合主导这件事了。
而身为跨国集团,总部又设在香江的言和集团则又不同了,无论是其身处特别行政区的身份,还是享誉国际的大型电影传媒集团地位,都有充足的理由,在这时推出这类题材的电影。
更关键的是,楚言本人的出身,以及他以个人身份,亲自编剧以电影形式纪念父亲的想法,都让整件事变得更加无可指摘。
现在回想一下,前几天在试映会后,一众领导激动的神情,韩三坪哪里还不明白,此时此刻出现这样一部电影,给领导们留下的印象之深,以及那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会给楚言在领导心目中留下多么大的好感。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国际外交的交锋之中,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显然是没有的。
形势比人强,为了不让华国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努力不至于白费,,其实就和当年埋骨他乡的志愿军战士一样,用鲜血和生命,在为华国的崛起保驾护航。
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即便理性上知道,只有如此,才是于国于民最有利的选择,但身为当事人,怎么可能没有愤怒和自责?
而敲,这部以志愿军战争为题材,华国志愿军和美利坚主导下的“联合国军”双方为对抗主体的《兵临城下》出现了。
这部电影,除了纪念当初的“立国之战”外,更在无形中,向所有观众展示了华国人的血性,即便我们现在,还没有实力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却也能让每个华国人铭记,先辈们一往无前的勇气。
再加上声势浩大的“寻找身边的志愿军英雄”活动,极大增强了全国民众的参与感,这种凭着一部电影,激励全民士气的事,楚言居然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做到了。
也难怪在试映会上,除了军人出身的楚言和韩三坪,就连领导们也忍不住泪洒当场。
华语电影传说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