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中外英雄传 > 中外英雄传最新目录

第一二六章 战地记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解放军开始了捉俘虏的活动,这个大快人心的活动整整继续了一晚,大众日报社特派员沙洪同志跑得更加快速,捉起俘虏来,也同战士一样拼命。不一会,只见他悄悄地跟踪几伪军的后头,当这帮丢了魂似的散兵跑到一个渠道时,就被一起上来的同志们捉住。

沙洪,名王敦和,一九二0年四月十二日生于安徽萧县王大庄一九三六年十月参加革命后至延安抗大学习,一九三八年五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二月至一九四二年冬,随校迁至敌后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工作,期间,他还写过不少革命歌词,其中一九四0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创建十九周年而作的《跟着共产党走》(又名《你是灯塔》,王久鸣作曲),歌颂党的领导,激励人民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当时唱遍全国,至今仍在传唱。

一九四三年以来,沙洪同志先后在山东分局大众日报社和新华社山东总分社任编委、青岛前线记者团团长、大众日报副刊主编、徐州市军管会新闻出版部部长、新徐日报社社长等职。这期间,沙洪同志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我军在战场上的胜利,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人民的本质,引导人民支援前线,战胜敌人。

由沙洪同志作词的歌,有几首是回忆上述在太行、沂蒙的战斗经历的。例如在《难忘的友谊》(久鸣曲)这首歌里,就忆起“那太行山的雄伟,那沂蒙山的秀丽。炮声歌声读书声,青山绿水黄土地”,“好一个新天地,把解放军的同志集合在一起。学习战斗,战斗学习”。

这其中之一,在《沂蒙母亲》(久鸣曲)这首歌中,词作者把沂蒙山称作“我们的母亲”,并说就是这位母亲,“在那战争的年代,是你养育了我们,鼓舞着我们,越过险阻,战胜顽敌,艰苦奋斗,开拓前进!……”

当记者在七日清晨进城,当走到二营营部时,这个二营的政治工作者马上遗同志憾似的对记者说:“可惜昨晚你们在城外捉俘虏了,如果跟部队进城,那才看到很多动人的场面呢!

此时,敌人被宋继柳的武工队和老百姓追的是满街乱跑,一会就被他们捉了许多。另外,满街都是老百姓,红灯笼,生硬的喊着:“欢迎八路军!”

“欢迎救命恩人!”

很多老大爷老大娘亲自送茶水给我们喝,同志们对待亲人热心肠,没有客气的端起来就喝,因为老区人民都是他们的亲人!特别动人的是,当战地记者进城时,突然跑来一位老太大,拦路跪倒,感激的说:“你们可来了!”当时大家也觉得有点难过,这些敌人的占领区的老百姓也真是太解放军的了,他们在感谢同志们把他们从火海中解放了出来。

“真是太可惜的了,我不会写文章,如果说会写的话,一定把这些事全写下来!”一同志着,盯住沙洪正在记录的钢笔,脸上露出期待的目光。

记者万里云听后笑着说:“你讲的就很好呀!笔记下来,就是漂亮的文章。”

接着,沙洪和万里云接着在该营用了一顿刚刚缴获的食品,就到指挥部去探询战果。

这个王排长说:“据不完整的统计:生俘伪第一集团军部秘书长、伪三师卫士旅第十二团团长以下官兵二千一百余名。毙伤伪三百余,缴迫击炮六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九十挺,手炮三十门、步枪、马枪一千五百五十余支,短枪三十二支,战马六十匹,汽车五辆,规模颇大之完好兵工厂、云母工厂各一处,解放军亦伤亡排长以下指战员二十余人。”

记者万里云和沙洪当天周游全城,只见到处都遗留着敌伪蹂躏的痕迹,一位士绅模样的长者指着县府旧地对记者说:“这一大片地,过去都是满满的一片房屋,但都被敌伪军拆掉修碉堡了!可是,这帮坏东西说好给一点钱的,到后来一分也没有给,他们真是该死!”

走到南关时,遇到一位老太婆很吃力的提着一小桶水,记者万里云抢上去替她提,并问: “老太太这么大的年纪为什么还自己提水呢?”

“真是太谢谢同志的了!”她惊奇而感激的说,“我的孩子早就出去了,掌柜的又病着,家里没有人,幸亏同志帮忙。”到她家以后,老太太突然诉起苦来,“俺们家姓刘是做小买卖的,已被张逆抢了十一次,伪军突围的前一天,还在西关大抢一顿,什么也没有了。我六十年来没有见过象张步云那样的坏家伙,六十年来也没有见过象八路军这样好的队伍!同志得闲来玩玩啊!”

“一定!”万里云流着眼泪连连答道,“好,好,好……”

第二天清晨,天主教堂响起了安祥的钟声,据房东说,这样的钟声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了。

解放军缴获的汽车已在街上飞驰,市民们在民主政府和城防司令部的协助下,匆忙的破除巷战工事,遭敌伪抢掠后残存的商店,也在忙着擦洗玻璃窗和柜台,摆出那千方百计隐匿下来的货物,各业的招牌,高高的挂起来了。

另外,两家石印局,日夜替解放军赶印宣传品,小贩们穿梭似的在街上大声叫卖,满城红旗飘扬,到处都贴着鲜艳夺目的标语,人们最关心山东省政府颁布的“军事时期城市管理纲要”及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策。许多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戴上眼镜细心的读着,一位小商贩边看边笑着说:“共产党的政策就是好,对各界都能照顾到!”

诸城的青年们更愉快的招呼着同伴到前线记者团临时布置的“阅报室,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他们:抓到任何一种解放区的书报都喷啧赞美,但当管理图书的同志告诉他这仅仅是解放区出版业中很熊小的一部分时,他们又立刻现出深深的羡慕神情。

第四天,是诸莒边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来劳军的日子。

记者和一大群人去迎接他们,在南街上碰着这支锣鼓喧天的队伍,最前头飘着一面写有“向解放诸城的大军致敬”的横旗,紧跟着的是中国人民领袖*同志的巨幅画像。

这后面就是两行红绿夺目的妇女高跷队,她们和着锣鼓的节拍而扭着秧歌,再后面就是用车子推着二十口猪,十二只羊,还有一连串的担子,挑着大批的鸡蛋和苹果,许多礼物上都贴着红纸条,据说这是当地农民最尊敬的表示。

慰问团走到大街时,老四团已列队欢迎,群众代表李大来对战士们说:“我们带来的东西很不好,可是这是莒诸边千万个老百姓的心呀!”

全体指战员也高呼回答:“感谢老乡们对我们的关心!”

“坚决消灭张步云的残部,替诸莒边老百姓报仇!”

接着互相交谈,亲如父子家人,这种融洽气氛使刚解放的诸城同胞异常惊奇和羡慕。一位离城三里路的张老先生,腿上着疮也赶来参观,他感慨而兴奋的说:“我白活七十年,这才看见真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一位战士马上安慰他说:“老先生,所有的解放军到那里都是这个样子,我们永远都是为老百姓的守护者!”

“同志!”他激动得流下泪水说,“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走了!”

“请放心好了。”那个战士答,“我们将永远保卫好这个伟大的诸城!”

可惜的是,狡猾的张步云在其保镖的护卫下,化装逃往了高密县城了。

当时,为了牵制敌人以便配合解放大军全歼胶东国民党守军,八路军暂未攻打高密县城,张步云算是暂时捡了一条命。不久,张步云又被国民党山东省当局任命为山东保安第一旅旅长,其部队分驻于高密、芝兰庄、姚戈庄、胶县城、胶东站等地。

后在四六年六月,由原山东胶东军区部队改编的山东解放军第五师,—举攻破胶济线东段的胶县、高密等国民党军队据点,时盘踞在这一带的张步云残余兵力被消灭殆尽。张步云部全军覆灭后,只身逃往青岛。

这年九月,张步云被国民党青岛警备司令部任为少将高参;十月,国民党政府任命张步云为作战顾问。这本来不过是两张“空头支票”,有职无权,但对于张步云来说,无异于打了一针强心剂,他犹作困兽之斗,伙同国民党军三十师向解放军占据的平度进犯,失败后狼狈窜回青岛。这时的张步云,已经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只是他自己没有觉察而已。

张步云的宿敌周毓英、赵季勋、曹克明、路景韶、王仲怡等人,这时大都来到青岛,他们与张步云有着深仇大恨,且多为国民党军政要员,他们见此时的张步云如丧家之犬,认为报仇的时机已到,便纷纷向国民党政府和青岛警备司令部提出控告,历数他叛国投敌、残害百姓的累累罪行。

于是,青岛警备司令丁治磐是日照人,其族叔是国民党元老丁惟汾。丁治磐对张步云的为人早有耳闻,又见众多要员联名控告,遂有意严惩,但又不敢轻易决断,便决定先将其逮捕入狱再视情况而定。

四七年一月,张步云被丁治磐扣押。期间,周毓英、曹克明等四处活动,上下串联,必欲要张步云之命。国民党政府看到张步云已经彻底失掉人心,并且失去利用价值,如再加以庇护,很可能触怒国人。经国民党五一军军长周毓英和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秉报蒋介石批准,决定由青岛警备区司令部对其执行枪决。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二日(古历正月初三),张步云被押上囚车,他站在车上破口大骂国民党丧尽天良,监押士兵打他的嘴,他乱咬乱撞,仍然骂不绝口。

囚车来到青岛五号炮台行刑地,刑警队把张步云从车上拖下来,命令他跪下,他立而不跪,仍大骂不止:“我他妈跪谁!”

一个士兵朝他的膝部猛踢一脚,他跪倒在地,但还想再爬起来。这时一声枪响,张步云应声倒下,结束了他罪恶可耻的一生,时年四十四岁。

王一在于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前夕,任保密局情报处少将处长,由上海逃往台湾。毛人凤死后,她离开了情报工作部门并脱离了军统,由人介绍充任了台北一个小学的校长,这才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